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电子信息专业大类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百科信息网教育知识
43

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专业综合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专业综合科目基础理论考试是为江苏省普通高校招收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的“专转本”学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省统一考试。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相关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
考试评价的标准是报考该专业大类的高职(专科)优秀毕业生应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普通本科院校择优选拔,确保招生质量。
二、适用专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080301)、微电子科学与工程(08070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80705)、农业电气化(08230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电子信息工程(080701)、电子科学与技术(080702)、通信工程(080703)、信息工程(08070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714)、自动化(08080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081004)。
三、命题原则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专业知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掌握水平。
有利于对接考生在高职(专科)阶段与本科阶段的专业学习。
59四、考查内容(一)课程 A:电路基础【考查目标】1 直流电路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及其应用;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内容、适用范围,计算电路的电位、电压、电流、功率的各种应用方法。
掌握 KCL、KVL,能熟练的结合参考方向列 KCL、KVL 方程求解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熟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分析法及其应用、替代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理解支路、节点、网孔、回路的概念;电路方程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线性电路、叠加定理的概念、等效变换的概念。
2 暂态分析理解动态电路的换路过程。
掌握一阶电路零输入、零状态以及全响应。
掌握三要素法。
3 交流电路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周期、频率、初相)的表示方式、正弦交流电流和电压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的物理含义和计算;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位差;正弦量的加减运算与相量运算的对应关系;线性时不变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KCL、KVL 相量形式;正弦交流电路中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谐振电路工作条件。
60【考查内容】1 直流电路1.1 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1.1.1 支路电流分析法1.1.2 节点电压分析法1.1.3 网孔电流分析法1.1.4 回路电流分析法1.2 电路定理1.2.1 叠加定理1.2.2 替代定理1.2.3 戴维南定理1.2.4 诺顿定理2 暂态分析2.1 二端储能元件2.1.1 电容元件2.1.2 电感元件2.2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2.2.1 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2.2.2 全响应2.2.3 三要素法3 交流电路3.1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3.1.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613.1.3 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的有效值3.1.3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2 正弦量的相量运算3.2.1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2.2 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的关系3.2.3 阻抗和导纳3.2.4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相量分析3.2.5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2.6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3.2.7 谐振电路(二)课程 B:模拟电子技术【考查目标】1 二极管电路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特殊二极管和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
熟悉半导体基本知识。
了解 PN 结形成。
2 三极管电路熟练掌握放大电路小信号模型分析法求解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
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估算;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结构及性能特点;图解法。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级间耦合方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放大倍数的计算。
623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和特点;理想运算放大器,反馈的基本概念;由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比例、求和、求差等电路的分析,比较器的原理及应用。
【考查内容】1 二极管电路1.1 半导体基本知识1.2 PN 结形成及其特性1.3 半导体二极管1.4 半导体二极管应用电路分析方法1.5 特殊二极管2 三极管电路2.1 BJT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2.3 BJT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2.4 BJT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定2.5 共基和共集放大电路2.6 BJT 多级放大电路3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3.1 集成运算放大器3.2 理想运算放大器3.3 基本线性运算3.4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其它应用3.5 加法运算电路与减法运算电路633.6 单门限比较器(三)课程 C:数字电子技术【考查目标】1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分析方法。
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即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及数值比较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
掌握逻辑代数基础、数制与码制、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化简。
了解 CMOS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及静态特性与动态特性及其它 CMOS 门的工作原理;TTL 反相器的工作原理、静态输入、输出特性、开关特性以及其它 TTL 门的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现象、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2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掌握触发器的定义以及基本 RS 触发器、JK 触发器、D 触发器、T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动作特点、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表示方法及不同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及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常用时序集成电路的使用,74161、74LS193和 74LS290 的功能表,74161 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和 74194 芯片的使用方法。
理解时序电路各方程组(输出方程组、驱动方程组、状态方程组);状态转换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和设计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状态化简的方法。
64理解电平触发、脉冲触发、边沿触发的动作特点;触发器逻辑功能、电路结构、触发方式之间的关系;常用时序电路,尤其是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3 模数转换电路与数模转换电路熟悉模/数和数/模转换几种典型电路。
了解模/数和数/模转换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考查内容】1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1.1 逻辑代数基础1.1.1 逻辑代数运算1.1.2 逻辑代数定理1.1.3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化简1.2 门电路1.2.1 二极管、三极管和 MOS 管的开关条件1.2.2 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符号1.2.3 正逻辑和负逻辑1.2.4 TTL 反相器(非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2.5 TTL 逻辑门电路的各技术参数1.2.6 OC 门及线与1.2.7 CMOS 反相器的电路结构和传输特性1.2.8 CMOS 与非门、CMOS 或非门的电路结构1.2.9 CMOS 传输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1.3 组合逻辑电路1.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流程651.3.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1.3.3 分析给定逻辑图的逻辑功能2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2.1 集成触发器2.1.1 RS 触发器2.1.2 JK 触发器2.1.3 D 触发器2.1.4 触发器转换2.2 时序逻辑电路2.2.1 时序电路的输出方程、驱动方程和状态方程2.2.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2.2.3 同步二进制计数器2.2.4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3 模数转换电路与数模转换电路3.1 R-2R 倒 T 网络构成的 D/A 转换的原理电路3.2 权电流电阻网络构成的 D/A 转换的原理电路3.3 D/A 转换器主要技术指标3.4 A/D 转换过程中的取样、保持、量化与编码3.5 并行比较型、逐次比较型和双积分型 A/D 转换器工作原理3.6 A/D 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6667(二)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专业综合基础理论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三)试卷内容结构(1)课程 A约 40%(2)课程 B约 30%(3)课程 C约 30%(四)试卷题型结构题型题量、分值占比单选题约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约 13.33%判断题约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约 13.33%填空题约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约 13.33%名词解释题约 6 小题,每小题 5 分约 20%分析计算题约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约 40%(五)试卷难度结构较易题约占 30%,中等难度题约占 50%,较难题约占 20%。
六、其他本大纲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本大纲自 2022 年开始实施。



最新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韶关专升本需要考什么?

浏览量(684) 2025-02-04
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