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山东文盲母亲激励儿子:你考清华,我就当作家,结果如何

百科信息网教育知识
71

20多年前,在山东省农村一户人家里一对母子爆发了冲突。
母亲因自己儿子在学校打架斗殴十分生气,她动手打了自己儿子。
被打的儿子鬼哭狼嚎,慌乱中喊出一句:“大不了我以后考个清华。
”一听这话,不识字的母亲气笑了,她对儿子的学习心知肚明,就讽刺道:“你要是能考清华,我就去当作家。
”一个学渣要考清华,一个文盲农妇要当作家,他们说的这一句气话,你觉得有实现的可能吗?“你要能考上清华,我就去当作家”山东省沂蒙青驼镇南宅子村的王秀云觉得这是自己活了这么多年来听到的最离谱的笑话。
而这个笑话还是从自己的儿子刘桦楠的口中说出的。
王秀云此时对十五岁儿子的失望已经达到顶点了。
她的儿子在学校不好好听课不说,下课了之后,还不断闯祸。
他不顾安全隐患非要跳到河里洗澡,偷别人家种的红薯,和学校的同学一起打架斗殴……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刘桦楠干得非常起劲。
就在刚刚,学校将王秀云叫去,告诉他刘桦楠聚众斗殴,王秀云怒不可遏,直接将人领回家后就是一顿揍。
也许是王秀云下手太重,刘桦楠在求饶间隙竟然脱口而出一句:“大不了我以后考个清华,孝敬父母就是。
”刘桦楠成绩常年垫底,他连课都不好好听,以他的成绩,上个高中都困难,现在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能上清华。
王秀云听到儿子这么说后怒极反笑:“你要是能上清华,我就去当作家。
”这本来是她脱口而出的一句气话,本意是说儿子考上清华的离谱程度和自己去当作家的离谱程度不相上下,但她万万没想到刘桦楠当了真,立马拿出纸,就要和母亲立字据。
王秀云见儿子把一句气话当了真,也没反驳他,就同意与儿子签字据,想看看他日后如何收场。
王秀云只上过半天学,大字都不识几个,这份字据的内容就由刘桦楠全权起草,等儿子把字据写完之后拿给她看后,王秀云有一瞬间的手足无措。
她发现自己连名字都不会写。
无奈之下,她就只能摁手印。
儿子的墨水被找了出来,王秀云把墨水抹在自己的指头上,重重地在纸上摁下了自己的手印。
一个学渣考清华,一个文盲当作家。
这样一份看起来比较离谱的协议就这样在王秀云的家中立了起来。
王秀云母子显然对自己的实力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有白纸黑字的凭据,但两人在协议订立的那一年并没有任何行动。
刘桦楠和王秀云依然保持着过去的习惯。
儿子继续在学校当吊车尾的学渣,妈妈则继续当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农妇。
两个人在冷静后都明白,要实现协议上的目标对两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王秀云和刘桦楠都默契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没有提及此事,就这样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桦楠参加中考,没有好好学习的他勉强考上了当地最差的一所高中。
如果不是一场意外,母子两个人可能都不会再提起这件事。
在刘桦楠读高三那一年,父亲刘京科意外在工地上摔伤了脚,他跟随母亲一起去工地上探望父亲。
这是这个曾经说“大不了去打工”的少年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工地,那里根本就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工作条件艰苦不说,工人还十分辛苦。
他在一众饱经风霜的脸庞里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看到父亲的那一刻,刘桦楠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
只见父亲瘸着一条腿,步履蹒跚地推着工地上的水泥慢慢挪。
都受了这么严重的伤,还要在继续干活,刘桦楠虽然从小就听别人讲:父母挣钱不容易,但直到这一刻,他才切身感受到了父亲有多么不容易。
这次的事情给了刘桦楠很大的触动,刘桦楠在回去之后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父母过上舒适的生活。
和妈妈的那份搁置了许久的赌约被重新提起,刘桦楠就像变了一个人,过去的吊儿郎当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奋发图强。
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刘桦楠就在用功,一直到他闭眼睡觉之前,刘桦楠都在用功。
他以前落下的基础实在是太多了,只能用勤奋来补上以前落下的功课。
见到儿子这么努力,王秀云很欣慰,为了给儿子做榜样,她决定履行自己当作家的承诺。
从文盲到作家客观上来说,王秀云当作家的难度要比刘桦楠考清华大得多。
刘桦楠好歹是经过了十一年的正儿八经学校教育的,想要高考考出个好成绩虽然有难度,但还没有到难如登天的地步。
但王秀云成为作家可就非常困难了。
要知道,她可是个只有半天学校经验的纯粹的文盲,要把文盲变成作家谈何容易呢?就在王秀云一筹莫展之际,刘桦楠的爸爸刘京科提出可以帮助妻子实现这个梦想。
刘桦楠的爸爸以前是一名乡村教师,也做过曾做过县广播站的员工,后来因为超生而被开除公职才辗转到建筑工地上打零工的。
刘京科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他提出自己可以指导妻子学习。
在了解到妻子和儿子的“赌约”后,刘京科表示全力支持,他辞掉了工地上零散的工作,回家和妻子一起种地。
每天,刘京科和王秀云在干完家里的农活后,就开始读书、写字。
刘京科教的很认真,王秀云学的也很用功。
在丈夫的指导下,王秀云从拼音开始学起,一点一点认字。
慢慢的,王秀云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变成了可以阅读一些文章的人了。
王秀云的榜样力量比当年的那顿打更能激励儿子。
儿子刘桦楠见自己的母亲都这么努力,就更加努力学习了。
为了提高自己较差的英语成绩,刘桦楠将英语单词抄写到纸上,然后再做成卡片,再贴到自己宿舍的墙壁上,只要是睁开眼睛,刘桦楠就能看到满墙的英文单词。
刘桦楠抓紧所有的时间疯狂学习。
刘桦楠的学习热情又反过来次感染了王秀云,一时间,两人争先恐后地读书学习,好像生怕落后似的。
就算周末难得休息在家,刘桦楠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瞎逛,打架,而是和母亲一起在家里挑灯夜读。
他备战自己的高考,母亲就在那里学认字,读名著。
以前王秀云怎么打骂刘桦楠都无法让他爱上学习,现在不用别人说,刘桦楠自己都知道用功读书了。
刘桦楠读书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过上好日子,王秀云读书是为了以身作则给儿子做个好榜样,母子两人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这样的激励果然是有用的,刘桦楠的学习成绩提高的越来越大,很快就从班上的倒数成为了名列前茅的同学。
而他的妈妈王秀云也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慢慢地可以独立阅读《巴黎圣母院》、《傲慢与偏见》、《红楼梦》等文学名著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高考的日子。
2001年夏天,刘桦楠如期走上高考考场,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刘桦楠最终考出了645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所录取,645分其实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但是刘桦楠还是对此没有很满意,他希望完成赌约。
在进入大学后,刘桦楠也没有放松学习,他继续保持着学习热情,一定要履行考上清华的承诺。
诺言成真“我一定会考上清华的。
”去北京学习的刘桦楠这样对自己的父母说。
父母原本没打算逼儿子去实现诺言,他们对刘桦楠现在的成绩已经很满意了。
但又觉得这个赌约可以起到激励刘桦楠的作用,母亲王秀云就跟他把这个赌约继续了下去。
在经过长时间的基础知识学习后,王秀云便开始尝试着创作一些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生活。
王秀云就从农家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了一批以乡村为背景的作品。
在丈夫的帮助下,王秀云的作品顺利完成。
她将自己的作品试着给一些杂志社投稿,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
《鲁南商报》、《沂蒙晚报》等报刊登了王秀云所创作的作品。
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成铅字打在报刊上,王秀云心中涌现出了一股无与伦比的骄傲与自豪。
母亲创作者的路越走越顺,刘桦楠在学校的学习也越来越好。
2007年,刘桦楠参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在激烈的竞争中过五关斩六将,并且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为一名硕士研究生。
儿子的诺言都已经履行了,母亲就更得跟上。
这些年,王秀云笔耕不辍,从写短篇开始,慢慢进步到创作长篇小说。
刘桦楠研究生毕业后,找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他用自己的收入给母亲自费出版了一本书。
有了第一部作品的出版,王秀云的作品产出就更顺利了。
她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创作出了很多具有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学作品。
王秀云的这些文字虽然没有多华丽的辞藻,但却朴素而真挚,发表后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喜爱。
2015年,王秀云的长篇小说《小城生活》发表,随后《生产队里真快活》、《牛家》等作品也顺利出版。
有了作品傍身,王秀云的“作家”身份落实的更快了。
她先后被临沂市和山东省两级作协吸收,成为正式的作家协会会员。
至此,母子二人都实现了当初的承诺。
回看几年前,“你上清华,我当作家”还只是母子之间的一句气话,现如今竟然全部实现。
人们说不清到底是母亲以身作则激励了儿子还是儿子鼓励了母亲。
两人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结语:作为刘家的顶梁柱,刘桦楠的父亲刘京科也并没有放弃进步。
他在儿子上大学两年后成功成为了县城税务系统的协税员,也不用再在工地上受苦了。
这一家人都在努力,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还顺便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



最新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教育知识

韶关专升本需要考什么?

浏览量(640) 2025-02-04
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