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有什么价值(石楠介绍)

百科信息网植物百科
78

初夏到来,中国从南到北,一种白色的小花在街道边、校园里、小区内开放。
平时,这种绿化植物根本无人注意。
但是,在开花的两三个礼拜,没有人会忽视它们的存在,因为它们散发出一股特殊的腥臭味。
多数人对城市绿化带的植物到底叫什么名字往往一无所知,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般都有其特殊之处。
法国梧桐散发的花粉可以让大群人饱受花粉症的困扰,而这种爱开白花的植物的名字不说家喻户晓,至少许多人也不陌生——石楠。
石楠花是当今常见的绿化植物无独有偶,每年春天,远在大洋彼岸的纽约市民也饱受一种绿化植物开花的困扰。
与石楠不同,美国的这种植物可生长成高大的乔木。
自从60年代从亚洲引进以来,这种被称作豆梨的树木一直以生长快,适应性强广受欢迎。
然而豆梨树美丽的白花却散发出一种据说介乎于臭鱼和精液之间的味道,以至于在俚语中被称作semen tree。
当然,“花香”中带着怪味道的并不止石楠和豆梨两种,栗子花、女贞花的“花香”都带着一股诡异的腥味。
花香与花臭大多数人都爱花。
一般来说,人往往把花同香味联想到一起。
如桂花、玫瑰、玉兰等花种更是因为其香气被制成香囊甚至食品。
但对于植物来说,花的味道人闻起来感觉舒服不舒服无关紧要,作为生殖器官,花的目的在于能够成功授粉以完成生殖使命。
主要依靠风力传粉的植物花朵一般根本不起眼自然不必说,就算依靠昆虫传粉的花,也不一定就要靠气味取胜。
颜色、花蜜都可以吸引昆虫。
就算要靠气味,也不见得就得要是香味——一朵臭花虽然未必让人觉得舒服,但是却可能吸引苍蝇等昆虫作为传粉者。
实际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两种花,巨魔芋和大花草开花期间都会散发出难闻的恶臭,以吸引蝇虫为其传粉。
大花草据说刚开花还有点香味,随即转为恶臭植物花朵能制造很多种类的挥发性物质其中既有芳香扑鼻的β-大马烯酮(玫瑰精油的主要香味成分)、紫罗兰酮等,也有不那么好闻的。
人趋香避臭,逐臭之夫毕竟是少数。
虽然臭花千百年来都那么臭,但是中国几乎所有的古代作品里面都对臭花避之而不提,难得一次提到臭花还是翻译过来的佛教文献。
由凉州僧人慧觉等翻译的《大藏经》中的《沙弥守戒自杀品》中有:“如瞻卜华并胡麻压油。
瞻卜香。
若合臭花油亦随臭。
”瞻卜是梵语campaka的音译,这是一种开黄花的树,中文名也叫黄兰,是玉兰的近亲,以花香出名。
相比而言,臭花就比较可怜,连花名都没有提。
黄兰馥郁芬芳,在佛教中有重要地位许多花的臭味是胺在作祟,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化合物,胺对维持生命极为重要。
氨基酸就由胺组成。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胺类物质经常带有一些怪味。
胺是氨的化学衍生物,化学结构的接近让胺很容易有接近氨的气味。
至于氨是什么味道,进过卫生不佳的厕所的人想必都知道。
很多人不喜欢吃鱼,因为不新鲜的鱼经常有股难闻的腥气,鱼的腥气来自于三甲胺。
美国版石楠——豆梨的花的味道就很有可能是三甲胺和二甲胺组合产生的,因此有所谓“奇怪的臭鱼腥味”。
而人类精液也含有氨、精胺、腐胺、亚精胺、尸胺。
这些碱性物质对维持精子非常重要。
很多真核细胞里都有精胺虽然胺类物质很有可能是石楠花难闻的原因,但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石楠花的挥发物质中胺占比并不高,而且缺乏三甲胺、精胺、腐胺、尸胺、亚精胺。
石楠花气味的



最新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