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
1.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基尼系数在0到1之间。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0-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收入相对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2.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它代表食物总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联合国有一个划分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标准,即一个国家恩格尔系数大于60%的一般家庭为贫困,50%-60%为丰衣足食,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度富裕。

基尼系数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和社会学家科拉多·基尼于1912年首次提出。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结果差异较大。关于中国的基尼系数争议很大,但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更高。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用来描述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开始就越过了0.4的警戒线,并且逐年上升。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总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数据,得出了一个关于消费结构变化的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花在食品上的比例就越大,而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花在食品上的比例就会减少。从广义上讲,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花在食物上的比例就越大,而这个比例随着国家的繁荣呈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