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灸2021(天灸疗法视频)

百科信息网健康养生
54

7月11日是初伏第一天。
是日一早,广州各大医疗机构都开启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天灸贴药服务,吸引了众多街坊前往。
作为省市非遗项目,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备受欢迎,往年三伏天数万人共赴“天灸墟”都会成为盛景。
记者了解到,今年因疫情防控需要,许多医院都全面采取了预约分流措施。
医生提醒市民,前往贴药前务必了解医院预约流程和防疫需求,以免带来不便。
早上,记者来到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科获悉,当天的千余天灸专号已提前全部约满,街坊们有序进入诊室贴药。
医务人员提醒,今年的三伏贴药日期分别为初伏2021年7月11日 (星期日);中伏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末伏2021年8月10日(星期二)。
虽然在伏天“正日”贴药最能达到效果,但提前后推后一两天贴药也是同样有效的。
上午10时许,记者在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针灸科见到,针灸科全部诊室都开放了天灸贴药服务,街坊们正在有序候诊,其中除了老人,也有不少年轻人带着孩子前来。
针灸科成了这个周末医院门诊人气最旺的一个科室。
在候诊区,市民黄太太告诉记者,当天是带着母亲和六岁的孩子,一家三代一起来贴药的。
黄太太自己贴天灸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之前由于患有鼻炎,严重的时候夜里鼻塞到睡不好觉,从2003年开始接触天灸,试着贴药之后,症状就有了较大的好转。
黄太太六岁的儿子希希(化名)也从三岁开始就被妈妈带着一起,每年都来贴天灸。
“孩子也有一点过敏性鼻炎,秋冬时节很难受。
自从开始贴药,这几年好了很多,连感冒都少了。
”黄太太说。
该院针灸科医生徐书君介绍说,针对市民不同的身体状况和诉求,针灸科医生在贴药前会进行问诊和评估,然后才对基础的贴药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选择合适的穴位来贴药。
根据今年天气热得早、雨水相对并不充沛的气候特点,今天基础的穴位方案也有所调整,主要针对肺系为主。
徐书君提醒,虽然医生有时也会提供药贴给市民带回家自行贴敷,但总的来说还是不建议市民在没有面诊的情况下自行贴药。
因为,天灸疗效虽好,但并非适用所有人群;其次,穴位的准确与否对疗效好坏起关键作用,非专业医务人员的指点,通常难找准穴位位置;再者,天灸治疗时,医生根据患者的病症辨证结果,及不同体质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而患者往往没有医学知识,对中医的辨病辨证不熟悉,治疗效果就难得到保证。
天灸小知识哪些人群不宜天灸?具体来说,哪些人群不适合贴天灸呢?徐书君介绍,首先是孕妇,三伏天灸所用的辛温药物容易引起胎动不安;其次是体温超过38℃的发热患者以及两岁以下婴儿,皮肤容易过敏,对药物胶布等过敏者,还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均不宜贴敷。
贴药后药注意什么?贴药两天内,饮食方面注意避免蛋、羊肉、牛肉等高蛋白食物,以免引起皮肤发炎;芋头一类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的食物也要避免。
贴药当天,避免游泳,以免泳池水中的消毒成分刺激贴药部位的皮肤;贴药后两小时内也不要洗澡、不要洗冷水浴和搓澡。
成人一般贴药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酌减,如3岁儿童约15~30分钟。
贴药后皮肤一般均会有局部灼热感,如自觉明显不适时可提前自行将药物除去。
贴天灸起疱才有效吗?有人认为,天灸贴药一定要贴到皮肤“起疱”才有效果。
医生提醒,在现代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并不建议贴药至皮肤“起疱”。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不适症状;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疱,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若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并及时前来医院处理。
文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洁莹 通讯员 查冠琳图片、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骆昌威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闫琦 滕惠琦 顾展旭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赵小满



最新健康养生